十多年前買下的基金大部分已經贖回,暫時有微利,現在手上剩下的基金未到期贖回。回顧基金價格,比起2021年大跌6成,從二十五萬多,跌到只剩下十萬。
畢竟都是一分一毫地存錢買的,雖然總額不多,但也覺得有點心痛。
十多年前買下的基金大部分已經贖回,暫時有微利,現在手上剩下的基金未到期贖回。回顧基金價格,比起2021年大跌6成,從二十五萬多,跌到只剩下十萬。
畢竟都是一分一毫地存錢買的,雖然總額不多,但也覺得有點心痛。
最近開始研究港交所估值,邏輯是利用每日恆指成交額去推論最高及最低價格,做了幾個假設出來。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去年三月寫了一大篇文章,講自己為何會買入藥明生物,並且以HKD56買入價購入,期間股價如過山車般上過九十幾,又跌過落三十幾,都沒有放。升的時候覺得想長揸幾年,可能有翻倍的可能。但是到跌底時候又覺得中美貿易戰的風險確實有可能影響公司業績,內心感到非常掙扎!
結果,早幾日股價重上HKD58.5時候就放啦!放了之後股價再升至HKD68。 回看自己的文章,發現當初自己有認真計數,只是沒有跟從自己計算好的計劃去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