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經寫信給諗Sir, 他比了一系列投資建議,主要系加按層樓買債,產生被動收入。後來聽止凡 patreon 分享,有網友聽了類似的投資建議,買600萬債,做2倍槓桿,總投資額1800萬,結果一年之內輸了本金400萬左右。
我比較怕風險,所以看了諗Sir的建議,再和好友商量,結果反其道而行,把多餘的錢都還樓按。這樣保守的做法,是沒有發達的可能,但至少保本不失。
https://homebloggerhk.com/category/%E5%8D%9A%E5%AE%A2/%E8%AB%97sir/
去年曾經寫信給諗Sir, 他比了一系列投資建議,主要系加按層樓買債,產生被動收入。後來聽止凡 patreon 分享,有網友聽了類似的投資建議,買600萬債,做2倍槓桿,總投資額1800萬,結果一年之內輸了本金400萬左右。
我比較怕風險,所以看了諗Sir的建議,再和好友商量,結果反其道而行,把多餘的錢都還樓按。這樣保守的做法,是沒有發達的可能,但至少保本不失。
https://homebloggerhk.com/category/%E5%8D%9A%E5%AE%A2/%E8%AB%97sir/
和朋友吹水,討論Hermes配飾。 有朋友剛剛入坑,開始鍾情 Hermes,為了去買自己心儀的包包,參與配貨。亦有名人如翁靜晶,擁有過包包,覺得不需要了,而把包包賣掉做善事。
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各有各因緣。
自問是一個很懶換電話的人,上一代的iphone5,機齡7年用到不能再用,才換 iphone XR。最近發現別人打電話給我的時候,對方聽我聲音很細聲,所以就可能需要換機。那麼應該換 iphone 13? iphone 13pro? 還是 iphone 14? 多少GB 才夠,讓我思考了好一會兒。
剛剛睇下係AXA買的基金,technology fund 比較舊年基金價格跌咗6成幾,一年的跌幅已經蒸發多年的收益,仲要蝕好多管理費、手續費之類~
三月尾的時候,大概用11蚊買入煤氣,本意是打算穩陣收息。但是它公佈業績並宣布止10送1紅股後股價大跌15%。當時我認為收息減少,所以大概HKD 9.5 就沽出,止損離場。
後來和 blogger 止凡討教,其實煤氣停發紅股,絕不影響總盈利、資產淨值、公司前景、管治質素, 甚至公司整體估值,所以不應該導致股價大跌。如果是因為這原因而令股價大跌,應該是市場錯價。
他用煤氣做例子,解釋過一間公司應該如何估值,用財報及將來盈利預測,大概估值在7個幾,可惜該條youtube 片給 youtube 刪走了,沒法重溫。
今日煤氣跌落HKD 6.9. 低於估值,如果單純從數據去看,其實是吸納時機。
曾淵滄博士曾經講過,如果在相對低位沽出股票,在更低位就未必會購入,這還真的講中了我現在的心態。
這是我MPF基金的分佈圖,從2022年4月計,短短幾個月就跌了 12%。美國繼續加息,後市看淡,老公問我是否需要調整MPF去保本基金,這真是兩難情況。其實MPF自2021年開始,基金價值就持續下跌,20年的整體回報從6% 跌到 3.7%,即是以往所賺的在這兩年間倒輸回去。不過現在才來 "time the market" 實屬太遲,所以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吧!
作者認為在心理上,如果一次性作出太大改變,潛意識會反叛,導致改變生活形態失敗。所以,作者提議所有的改變都是從最細微開始,例如:每日做一下掌上壓、每日做一下仰卧起坐、每日看兩頁書等等。 即使遇到最糟糕的一天,這些習慣都可以輕鬆完成。 培養習慣不能靠意志或者動機,首先要取得連續性的小成功,接著就可以慢慢得到很好的動機去獲得大成功。
如果以作者的標準來看,我決定每天行200層樓再加健身,然後採取168斷食,似乎是一下子建立過多的習慣。不過既然暫時執行上沒有問題,姑且繼續實行,看看能持續多久。
這是一本兩位健身教練教人增肌減脂的書。前幾個章節主要講既是心法,許多人減肥失敗是因為想太多或過分追求完美,導致沒法開始或者在很早的階段就放棄了。 作者講解我們減肥的過程只要追求80分就夠好,不要因為吃了一個大餐,就覺得自己減肥無望,然後放棄,有時候需要在假期放鬆一下,也無不可。
作者推崇的減肥方法是卡路里赤字,即是吃的熱量 < 用的熱量。他們認為一日吃一餐或者一日吃六餐,只要達到卡路里赤字就可以了。 作者鼓勵讀者對每個放入口的食物都需要計算卡路里,即使是放入咖啡的一匙糖都不要忘記計算,並且一個星期7天都要持之以恆去做。我覺得要堅持計算卡路里這件事情,對於一般不熟悉食物卡路里的人來講,反而是一個負擔,難以實行。
台灣著名減重醫生宋晏仁推介 211 飲食方案,是用一個盤子,裝2份菜、1份蛋白質食物、1份澱粉質食物,這個方法容易理解並且執行。另外,宋醫生亦解釋為什麼168斷食是比較少食多餐為好,不是純粹因為吃飯時間短了而容易達到卡路里赤字,而是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血糖上升,為了平衡血糖,胰島素會上升,令血糖下降。胰島素分泌會把血糖儲存起來,最常會儲存於脂肪。 如果我們一段時間不吃東西,沒有胰島素分泌,升糖素會分泌,把脂肪燃燒,釋放血糖。 所以16小時不吃東西就可以自然地燒脂。
另外,作者認為最有效減脂的方法是健身。不過以我個人經驗,如果只做健身而沒有帶氧運動,是很難減肥,而我最瘦的時候是練毅行者、跑馬拉松時,所做的運動全部都是帶氧運動,所以對作者的說法亦存疑。
雖然找健身教練教了差不多兩年時間,但是因為疫情關係,所以上堂都是斷斷續續。加上之前太依賴健身教練,只是上堂時候才練習,下課時候沒有自己練,因此身形沒有進展,甚至爆發第五波時因為吃了太多零食而肥胖。
為了建立良好的習慣,希望運動習慣能夠持之而恆,再沒有『溜溜球效應』,所以看了這本書。發現自己一向都是目標為本,例如以前鍛練是為了跑馬拉松、行毅行者,當沒有這些目標的時候,就失去運動的動力,人變得懶散。
James Clear 告訴我們,如果想維持習慣,不只是需要訂立目標,而是需要建立一套系統。 而這套系統要明顯、吸引、容易、有滿足感。 人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如果電視機在客廳、零食又隨手可得,很容易就會邊看電視邊吃零食。 要打破這局面,可以先從改變環境開始,例如把電視遙控器放在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買零食回家等等。
回想起去年夏天,我幾乎每天六點起床,然後去跑步,但是這個習慣隨著疫情嚴峻,戶外運動要帶口罩而終止了。 後來行山扭親腳又休息了幾個月,就再也沒有跑步。最近我開始行樓梯,帶著口罩行200層樓比跑步容易,加上有滿足感,而且應該不會再受疫情而影響,所以嘗試以此建立一個新的習慣,希望能夠持續。
除了行樓梯之外,另外加入了 24/7 fitness,開始自己健身。 起初去到健身房見到那麼多器材,要靠自己安排訓練項目,都有少少不知所措。不過後來日日去,觀察一下身邊的人是怎樣鍛練的,自己就由開始每天鍛練1小時,加到現在練2小時,慢慢習慣了這模式。
配合168斷食,如果成功改善身形,再告訴大家。
最近少了出POST, 主要是因為6月中後期的某天,心血來潮用家中的華為3 PRO 磅測量一下,發現體脂率竟然達到 38%。
一般年過30的女性,體脂肪率如果超過 30%,就算是肥胖。因為我自小是『瘦底』的人,從來沒有想過減肥這回事,而且早年踩環台,行毅行者,跑馬拉松,當時身材保持尚可。沒想到 COVID 19 第5波一來,少運動了幾個月,就像吹氣球般發漲起來。
後來我去了Yoga 中心的Tanita 磅再磅,結果體脂是 26.5%,不過由於真的覺得自己有些中央肥胖的問題,這個數值也似乎太低。 所以我去了24/7 gym 再用 Inbody 磅量度,量出來的體脂是 34.7%。這個數值似乎比較準確。
既然要增肌減脂,需要靠控制飲食和運動兩方面去做:
飲食:
我開始進行168斷食。 168斷食的意思是每天有8小時吃東西,其餘16小時不吃東西,也不喝含糖飲料。8小時吃的東西包括中餐和晚餐。 中午餐12點吃,每天是一份沙律菜、一份雞胸肉、3只雞蛋、一小個薯仔。比例上大概是50%蛋白質、30%纖維、20%澱粉質。晚餐下午6點鐘吃, 晚餐式樣比較多,主要是菜和肉,沒有吃白飯,比例上是50%纖維、50% 蛋白質。
運動:
由於我腳骨力較好,早上會空腹走200層樓梯。我家樓宇有40層,從地下走上去1轉然後搭電梯回到地面,再上第2轉,如是者5轉剛好 200層。需要時間大概1小時 10分鐘左右。
走完樓梯後會吃午餐。稍稍休息後會去 gym 做一小時重訓。主要針對手臂、背部及腹部的肌肉,那是我最弱的環節。
做完 gym 後我會吃水果 (一條香蕉或者兩個奇異果)及一杯低糖豆漿加蛋白粉。
然後過一陣子,就會開始吃晚餐,基本上晚餐大概可以在 晚上7點前完成。
希望做3個月,會有點成效。
止凡兄出書,當然要買本支持下啦。
書入面提到有個網友問止凡關於匯豐的睇法。他的匯豐股票是承繼父親的遺產,見匯豐近年表現麻麻,問止凡應該繼續持有還是沽出?
止凡一向都不會對個別股票作個人推介,只會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問題。其實自己的投資應該自己負責,參考別人的理論也要內化成自己的功力才行。
記得一年多前TVB《東張西望》曾經報導過一些股票投資騙案,一些苦主被誘導去一些投資Whatsapp / 微信群組,然後組內有些『老師』指導去買股票。起初的確是比一些大藍籌股苦主去賺錢,讓他們放下戒心,然後就放一些細價股讓苦主高位入貨,莊家就在這時候派貨。最後股價大跌9成幾,苦主損失大部分本金。有些苦主是借錢去投資,更是損失慘重。
雖然不是所有開股票號碼講股票的人都是騙子,但是如果錢真的那麼容易賺,為啥他不密密自己賺就好,還要開一個數千人的投資群組讓人賺錢呢?
巴菲特說過投資第一條規則是:不要蝕錢。第二條規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 不要蝕錢除了要自己做投資功課外,還包括了不要受騙。
最近對騙案特別敏感,感覺好像鋪天蓋地都是。
除了隔幾日就會收到的典型電話騙案,還有Facebook 不明來歷的人寫一大段東西要求加朋友,以及收到WhatsApp 一些不用技術但又可以賺取高收入的信息。
雖然沒有中過招,但是卻明白這些海量信息是多麼容易讓人入局。除了自己防範之外,也經常和母親探討這些騙案案情,希望家人能夠小心免得墮入騙案。
劇情講述一位母親因為愛著另外一個宇宙的兩個兒子而要奪取穿越宇宙的能力,掀起殺機。打到最後,死了不少人才願意收手放下。如果是看故事劇情,有少少硬來。但是入戲院看影畫聽音響效果,是一流感覺。
今日無意中看到一句 Bill Gates 講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出生貧窮,這不是你的錯,但如果你死的時仍然貧窮,這是你的錯。』
撇開第三世界戰亂中的國家不計,一般如我們,出身在大城市,有清潔的水源、足夠的食物、免費的教育等等,這句話鼓勵人努力向上,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有時候我會想,貧窮的思維方式其實也是會『遺傳』的。例如父母的金錢觀會在小時候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例如像我的父母,他們是非常節儉的人,令我也有同樣的習慣。同時父母對於失去金錢有很大的恐懼,也令我傾向迴避風險,投資上的取態非常保守。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只有在不斷學習及與其他人交流才慢慢改變。
再觀察一下身邊的朋友,有些人可以一早超越父母的成就,得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這些人很值得佩服。我自己沒有很大的野心,覺得出身貧窮,只要比父母上流了一個階梯,就已經不錯了。如果你是富人的孩子,能夠維持在一定的富裕圈,也就已經足夠。
你又點睇呢?
有什麼人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1. 找不到自我價值
可能自小被父母用責罵的方式去教育,久而久之這些傷害累積在心裡面變成了自我定位。
2. 沒有自信
有些人會自卑,什麼事情都逆來順受;有些人卻表現得非常自大,需要通過不斷成功而獲得別人的肯定。
3. 討厭自己
討厭自己的人會不斷吸收別人對自己負面的批評,甚至會有對方看不起自己的想法,這種執念不停造成新的傷害,自己傷害自己。
我看過有人因為別人的眼光,需要不停追新電話、買名牌,但是無論追逐多少這些外在的東西,都無法填補內心的黑洞。因為問題不是出在那些物件本身,而是出在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無法建立自信及喜愛自己。
問我這首歌,是黃霑先生填的詞,裡面有句:『無論我有百般對 或者千般錯 全心去承受結果 面對世界一切 那怕會如何 全心保存真的我』很適合送給『被別人眼光』而困擾的你。
什麼是SWOT ? SWOT分析法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透過評價自身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用以在制定發展戰略前對自身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競爭優勢的定位。
我們投資股票,分析企業的基本面時,也可以用SWOT去做評估。
聽朋友的朋友講,當初他揀老婆,是拿出紙筆,寫下每個潛在對象的SWOT,才作出決定。思考模式大致如下:
S (Strengths)
1. 貌美?
2. 身體健康?
3. 心態正面?
W (Weakness)
1. 固執?
2. 家境較窮?
O (Opportunities)
1. 讀書成績好?
2. 工作能力強?
3. 可否聯手搵多些錢?
T (Threats)
1. 是否多人追求?
2. 有什麼原因會離開自己?
朋友的朋友當初作出了自己覺得明智及理性的選擇。不過問題是二十年過後,如果選擇的對象基本面有所變化,例如已經年老色衰,或者健康轉差,那麼豈不是是要由當初的『買入』及『持有』變成『沽出』?
鍾記的著作是我最先開始拜讀的投資書。鍾記年輕的時候是理科出身,後來入了證劵行做分析師。隨後考CFA 及ACCA 更加鞏固他的財務知識。靠自己投資達到財務自由後,未到50歲就退休開始第二人生,除了出版書籍、寫blog,也開設投資課程,和學員分享投資之道,非常愉快和充實。
許多經典投資書都是用英文寫,而且用的例子多是外國例子,有距離感。鍾記的書既又心法,又有香港人熟悉的公司做例子,讀起來比較親切易懂。
翻開序了解作者 Starman 的背景,原來他是一名80後,當年會考只有7分,但是學習經濟之後,憑著獨特的眼光及知識,在27歲的時候賺到人生第一桶金,30歲財務自由。從一名打工仔創業成為一名老闆,擁有自己的工作團隊,不得不讓人佩服。
書裡面談及了許多Starman 運用槓桿的方法及藝術,可以說是收放自如。 對於恐懼槓桿的我簡直是大開眼界。例如他說許多買樓收租的人都陷入『重資產』而現金流動性低的問題,如果有效地『產融結合』的話,從而釋放資產的流動性,利用槓桿提供回報率,可以把資產升值的部分轉化成現金流,然後再投資不同產業類別,做到分散投資, 達到資產配置平衡及現金流多元化的目的。
在生意方面,Starman 很自然地利用自己投資其他資產的理念,尋找到一些與拍檔共贏的方法,一齊『做大個餅』,而獲得成功。例如他曾經收購一間即將要倒閉的虧損的貿易公司,由他提供資金,要求原老闆利潤五五分賬。他看中的是貿易公司三年的track record 和生意額,讓他可以進行『產融結合』。因為一般投資工廈,銀行只能承造5成按揭,但是一間有營運的公司在有抵押品的情況下,可以融資大概8、9成的商業貸款。在取得筆融資後,貿易商可以不需要供應商給予帳期,入貨的成本亦降低,毛利上升,公司轉虧為盈,皆大歡喜。
今日和朋友飲茶吹水,傾談買樓投資的事宜,意外有些得著。
她告訴我不應該提早供完按揭,理由不是趁利息低要善用槓桿作利差投資之類,而是更實際的問題。把樓供完,銀行便會把樓契交還給你,那麼應該放在那裡?
樓契不見不能補領,難以承造樓按,到要賣樓時會有麻煩。
如果把樓契放在家中,十年八載之後隨時會潮濕發霉,放在銀行保險箱要另外付費,那麼為啥不保留一點按揭而讓銀行替你保存樓契呢?
很難想像在現今這個 digital world,我們還需要為樓契這大疊的 hardcopy 的保存問題而煩惱!
這本書非常好睇,好像一篇篇短篇小說,寫的是24位理財專家的人生及投資之道。
如何投資?每位專家因為家庭的背景、工作際遇不同,都會有不同的取態,不過也有些共同的地方:
1. 投資在自己身上:許多專家本身都是出身寒微,不過通過各種方法,例如:半工讀、貸學費、獲取獎學金等等令自己取得專業知識,而且持續不斷學習。大部分人有自己一盤生意,覺得把時間及金錢投資在自己的身上或在生意上是最好的投資。
2. 投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些專家有美滿的婚姻,有些卻離了婚。不過只要有子女的話,都提到會為子女設立教育基金,把錢儲起作為將來子女的教育費。
3. 為自己買時間:投資的目的是什麼?如何令自己及家人過的快活開心才是擁有金錢的意義。所以專家為自己作投資決定的時候,除了賺錢之外,更想是透過金錢獲得穩定的生活及得到更多的自由,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情。
4. 分散投資指數基金:部分投資專家年輕的時候是炒家,但隨著年紀漸長,有了一定的閱歷之後,都會建立一個平衡的資產配置。
Michael J.Sandel 是政治哲學家,Harvard 法學院教授。他講的課《Justice》是 Harvard 最受歡迎的課目之一,在Youtube 有得睇。 無機會去Harvard 讀書,聽下他的講課也很是有趣。他的另外兩部著作《Justice :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和《What money can't buy》以前都曾經拜讀過。
Michael 發現最近這十多年,社會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財富及社會地位差異越來越大,成功者一般讀書多,成為社會精英,然後賺最多錢。失敗者往往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成了社會勞動階層,所賺的微薄薪金僅可糊口。隨著全球化引入激烈的競爭環境,勞工階層所取得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少。
Michael 覺得社會之所以發展成這樣,其一原因是社會的不平等,其二是有關於我們對贏輸的態度。 成功者往往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優點』及努力,而鄙視失敗者,覺得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只能歸因於自己,與人無尤。於是失敗者一是陷入絕望的躺平生活,二是怨恨這批成功者。
Michael 對這種功績制度提出質疑。現實社會不可能絕對平等:有錢人可以把子女送入名校,給子女最好的教育,並把財富及人脈等資源傳承給下一代,而窮人就沒有這等優勢。
其實,Michael 提倡的是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職業無分貴賤』,所有的人無論是何等職業都對社會作出了貢獻。 這種價值觀比起不停消費、買,買,買、增長GDP更重要。 他覺得政治家制定社會制度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怎樣令勞動階層同樣得到應得的回報及更好的社會認同。 這樣做才能凝聚社會各階層,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除了成功的反思,不知道中國式的『共同富裕』是否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4-5年前,因為單車意外跌斷了手腕骨,需要做一連串的手術。在等做手術的期間情緒波動很大,有時候甚至以為自己會好像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楊過一樣,手術失敗會成了單臂人。
為了不再胡思亂想,除了讀一些續牌所需的會計相關科目 (每年20 hours CPD) 外,也讀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閒科,包括保險及地產。既然讀得這些科目,又順便去考試,很幸運一 take 搞掂。
其實我沒有轉行的打算,只是在讀書考試的過程,自己可以完全專注在當下的知識,遠離許許多多的妄念。 在手術成功後,我又回到自己的 comfort zone,做返一個小小的會計師。
這是一本2014年曾淵滄博士出的書,也是我從二手書店買回來的。曾淵滄博士是前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兼管理科學系副教授、中原城市指數創辦人之一。
關於買樓,曾博士講很多人之所以買樓致富,沒有什麼技巧,只是因為長期持有。 他認為一般人供樓大概10年左右就供完了, 因此有能力上車的應該儘早上車,越早供完自住單位就越輕鬆。
當然,如果準備好,在樓價低潮的時候入市,那麼是事半功倍, 但是他認為樓市的大週期可以長達20年, 一般人有時間等那麼長嗎?如果現在開始供樓,20年後可能已經供完。
因為樓市的週期長, 每次樓市低潮時期經濟都很差, 許多人失去工作,股市大跌,那個時候是否夠膽買樓?
曾博士引用任志剛的說話,說不買樓的人是沽空樓宇,理由是人始終有住屋的需要,今日不買,將來買的時候價格可能比今天更高, 如果價格高了,就虧了; 如果低了,就賺了。 如果你擁有一層樓,最高的損失是樓價跌至零;虧掉全部投資;但是如果不買,賭的就是樓價上升,樓價可能升一倍、兩倍、三倍或者更多。
關於長期租樓的人,需要解決退休後住在哪裡?租金的錢從何來?衣食住行的開支除了住是成本低不了,其他的都是豐儉由人。
我買第二層樓投資也是在2014年左右,當時還沒有看曾博士的文章,只是覺得第一層樓已經供完,而買股票太困難,手上有一筆資金倒不如再供樓。結果到我看到曾博士的買樓提議時,驚覺有些想法跟曾博士有相似的地方,覺得自己運氣確實不錯,在沒有理會太多經濟因素和政策因素下,大膽入市,而獲得不俗的回報。
這是一本我在二手書店買回來的舊書,出版日期是 2014年6月。林本利博士以前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退休後創辦了活道教學中心,開班教授理財投資。
這本書寫得非常淺白,教人計算回報率,72法則等等。如果大學讀商科,應該對這些基本概念不會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林本利博士覺得香港人的資產配置應該如下:
7成在樓宇,其餘3成分散在高中低風險的投資物。至於高中低風險的投資物是什麼呢?他覺得約1/3投資在股票及外幣、1/3購買債劵和人民幣、1/3購買 ibond 和保留現金。他覺得這個資產配置在過去20年平均每年的實質回報(扣除通脹)超過10%。
投資在樓宇佔資產配置那麼高的比例,而且能夠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是香港獨特的環境所造成,在世界其他地方就不一定能夠用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了。
John C. Bogle 是 The Vanguard Group ("Vanguard") 的創辦人。 Vanguard 是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提供者,亦是全球第二大的ETF的供應商。
Bogle 指被動式投資落去指數基金的長遠回報大部分都能跑贏主動型投資的基金。越多人參與管理或者提供專業意見,基金的收費越貴,越會蠶食基金的回報。被動式指數基金因為只是追踪大市,所以收費會比主動型投資基金平。 一般散戶如果想投資的話,最好是買納入全部公司的指數基金(例如追踪 S&P500 的指數基金),做到分散投資,並且永遠持有。
看完之後,覺得如果早10多年前看到 Bogle 的書,就不會傻傻地在保險公司買了許多投資聯相連基金了!
自第5波疫情以來,即是大概2022年1月左右開始,停了 gym 和 yoga, 出門跑步行山又要帶口罩,所以停了運動差不多 3個多 4個月。在家行行企企坐坐睡睡,結果體重直線標升,體脂率更是史無前例的高。
從上星期開始,早上吃三隻雞蛋、中午吃沙律、晚上三餸一湯但不吃澱粉質。希望靠減少食量讓體重自然下降一些,遲些重新運動時不會那麼吃力。
朋友投資與美金掛鉤的穩定幣,聲稱年回報有 12%。這讓我有點大惑不解,美金存款大概只有2%,為什麼穩定幣可以產生那麼高的回報呢?
看完這本書,讓我了解多了各種加密貨幣的歷史及其發展。
首先,當初發明比特幣的目的是因為對美聯儲的不信任、自由意志主義、除去中介人例如銀行的角色去中心化等等。2008年由中本聰提倡,並於2009年推出。參與者可以利用電腦做數學算式,挖掘比特幣,比特幣的上限是 2100萬個。什麼賦予比特幣價值?其價值是由線上交易的供需滿足所決定的。此外,比特幣的價值在於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可以做到買賣不被凍結或者撤銷的風險下,進行轉移。 但是,比特幣亦遇到技術性的挑戰,包括:穩定性、私隱、環保等等。
2015年7月以太坊區塊鏈上線。除了支援發送和接收以太幣,還多了一個功能,就是合約賬戶。如果支付一筆款項,或者輸入任何信息給以太坊某合約賬戶, 就會觸發代碼的執行。 就例如現在我們上淘寶買東西,先付款給支付寶,然後貨物送到我們處,支付寶便會支付給供應商,因為買賣雙方互不相識,所以產生信任問題,支付寶擔任了中介人的角色。而有了以太坊,就能去除此角色。
以太幣不像是比特幣一樣,是經過『挖礦』而產生的。以太幣是一家位於瑞士的以太坊公司在其區塊鏈未建成之前,就拍賣了大部分的以太幣,並換取比特幣。
歷史上最早及最成功的穩定幣是泰達幣,於2010年初出現。 發明的重點在於將加密貨幣的波動性降至最低, 讓它盡可能具有法定貨幣或者黃金、原油等資產的穩定性。 客戶向泰達有限公司(“泰達”)或者其姐妹公司支付法定貨幣換取穩定幣。泰達是一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台灣控股公司, 這家公司聲稱有足夠的儲備去支撐每一枚代幣的價值。雖然泰達一直承諾其銀行存款可以接受審計,但是卻多次未能兌現。2017年11月更被駭客偷走價值超過3000萬美元的泰達幣而需要暫停泰達幣換回法定貨幣的業務。
看到這裡,我發現透過存泰達幣而獲得高於市場的不合理回報 (12%), 其背後的風險確實不小。
朋友和我一樣是買樓收租族,不過她資金充裕,買的是過千萬的貴價樓,而我就是舊單位普通2房的那種。 至於租金回報,我因為買入的時間比較早,所以租金回報有 4%,回報率算是不錯。
撇開收租,日常總會遇上一些維修的問題。可能我的樓宇租值較低,而且遇到的租客也比較隨和,所以不會很挑剔。 但是對於她那些租值較高的貴價樓,租客既付了高額租金,對於生活品質是有一定的要求。簇新的樓宇,大則壞冷氣、雪櫃,小則壞門柄、水龍頭之類,在過去幾年都相繼發生,需要朋友一一處理。
朋友工作家庭都相對忙碌,有時候都會對這些瑣事不勝煩惱,但是她對於其他投資一竅不通,所以未來還是會把資金放在磚頭上面,不追求高回報,只求『穩穩陣陣』。
但是凡事都有週期,對於香港已經升了十幾年的樓,是否一個泡沫,到了要爆破的時候呢? 現在美國高通脹,開始加息並且收水,香港如果跟隨加息,這些資產的價值會否隨之而下滑?
真是天曉得!
這本書的作者Howard Marks 是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Oaktree') 創辦人,Oaktree 1995年成立,現在管理的基金大概是美金166B. 據聞 Howard Marks 每週寫的 memo ,股神巴菲特都第一時間拿來閱讀。
書裡面有20項目重要的事情投資者需要留意,我簡單的歸立出幾點:
1. 訂立目標:Howard Marks 的投資目標是擊敗大盤。看到這裡,我有些疑惑是否可以放下這本書,因為我的目標其實是拿到市場回報率就夠,沒有雄心壯志要去擊敗大盤。不過,學學大師的思考模式還是要把之讀完。
2. 學習第二層思考:第一層思考遇到問題的人會想:『這項資產值得投資,買入!』『經濟低迷、通貨膨脹,應該沽售股票。』而第二層思考的人會想:『許多人覺得這項目值得投資而買入,資產價格會否高過價值』『許多人覺得經濟糟透了因恐懼而沽售股票,這些股票價格低於其價值,應該買入。』許多人能夠做到第一層的思考,但是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第二層思考。
3. 了解並控制風險:回想父母那輩,人生中其實有兩次置業的機會,可惜因為過分趨避風險而放棄了。他們生活非常節儉,但卻無法累積財富,可想而知,一味省錢是沒有用的。Howard Marks 認為風險並非和回報是純粹的正比關係。 風險越大,回報的不確定性越大。而風險只能夠分散,不能夠消滅。
4. 判斷投資物的價值:為了要在價格低於投資物的價值時買入,價格高於投資物價格時候沽出,我們必須有一份投資物的觀察名單,並計算其價值,才呢夠在對的時機時出手。
5. 意識到事物的週期性及鐘擺效應:當市場景氣時候,大部分人都非常樂觀,資金流入股票市場,風險增加。 而當市場崩盤時,大部分人都非常悲觀,沽出股票,風險降低。而擁有第二層思考的投資人就要覺察到市場的週期性和大部分人心態上的鐘擺位置而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投資決策。
6. 了解人性:了解7仲會導致錯誤投資決定的心態,包括: 貪婪、恐懼、把質疑拋諸腦後、從眾傾向、嫉妒、自負、投降心態,並嘗試克服它。
7. 知道合理預期:明白到市場預測的局限性,運氣等因素也會影響投資回報,計算一個合理的回報率。
Benjamin Graham 有價值投資者之父之稱,巴菲特是他的學生,巴菲特看這本書時是1950年。拿幾個重點給大家討論或者參考:
1. 什麼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者和一般投機者有什麼區別?在 Graham 的眼中,所有經過計算考量能夠保存本金並賺取合理回報的行為是為投資,其餘一切活動都是投機。很多時候人們會把投資和投機搞亂,把自己投機的行為當為投資。
2. 投資者分為兩類,一種是進攻型、另一種是防守型。進攻型投資者需要花大量時間閱讀財報、分析行業,得到高於大市的回報。不過,大部分人都只適合做防守型投資者。防守型投資者透過分散投資或者買入指數基金、利用平均成本法,獲得等於市場的回報。
3. 防守型投資者可以分散買入 10 -30家公司的股票,而選擇公司可以根據下列幾點:
a) 公司的規模夠大
b) 財政穩健
c) 20年持續派息
d) 10年內沒有盈虧
e) 10年的增長率超過 33%
f) P/B 不超過 1.5
g) P/E 不超過 15.
4. 關於計算公司的價值,Graham 提供了一個公式:價值 = 每股盈利 X (8.5 + 2X預期增長率)
如果把這條公式返一返轉,預期增長率 = (價值 / 每股盈利 - 8.5)/2
以我在HKD 56 買入藥名生物做例子,預期增長率 = (56/ 0.9918 -8.5) /2 = 23.8%. 即是未來10年,藥明生物都需要有持續需要有23.8%增長,才能支持 HKD 56 這個股價。這可以提供投資者作為一個參考,評估一下投資的公司是否在未來持續能夠保持著這個增長幅度。
5. Graham 提到我們計算公司的估值時候,需要給予自己一個『安全邊際』,那麼才有容錯空間。
6. Graham 書裡面有個章節提到通脹與公司盈利的關聯性,當經濟處於通縮或者高通脹(超過6%) 期,公司盈利表現都不好,反之在溫和通脹的情況下,公司盈利會比較好。 那麼在通脹的時代,買入什麼公司資產可以對抗通脹呢?其中一樣是 REITs. 在香港來講,最大的 REITs是領展,市值HKD1453億。
2007年在保險公司買了月供基金,15年期終於完畢,可以贖回基金了。
當初買入基金的原因是想用平均成本法去儲蓄,而且由於自己不懂股票市場,所以打算交給基金經理操盤。
中間大部分時間我都沒有理會買的是什麼基金,只是轉過幾次,有試過亞洲、美股、港股,後來差不多到贖回期我就把錢泊在現金基金。
這樣懶人投資,埋單計數,基金回報大概是 4.5%,不是很好,算勉勉強強追得上通脹吧。
平常透過網上 AIA MPF 平台去處理公司每月的 MPF 非常方便,按幾個制就處理完畢。
但是3月份公司註銷了舊的銀行戶口,改用了另外一家銀行做自動過數,麻煩就來了。AIA 職員打電話來說3月份的MPF 扣不了數,要我詢問銀行。
後來找到不能過數的原因,原來是新的自動過數戶口是 1/4/2022 才生效,想打去AIA告訴職員,可以在1/4/2022後過數,電話打了幾個小時都無法接通,飛去留言幾天也沒有人回覆。 除了我自己打電話,在AIA 工作的 agent 朋友也很努力地幫忙打電話,結果都是不得要領。
所以,這事情怎樣解決呢?
我自己去了一趟 AIA 的客戶服務中心,人不多,等了大概 15分鐘,就有職員接見。我告訴職員有關事宜就走了。
既然電話無法處理,為免浪費更多時間去打電話,唯有回歸基本步,親自去跑一趟。
其實關於電話服務,我覺得星展銀行的 Business Ideal 做得不錯,一般都很快有人接聽,即時處理問題。就算有時候需要留言,第二天都會有人覆電話,不至於會石沉大海。
二十出頭的時候在四大會計師行工作了幾年,由於工作量多加上自己性子急,所以壓力很大。到了二十六、七歲的時候患上嚴重的濕疹,面、手、腳都潰爛得很嚴重,輾轉看了許多西醫都沒法治好,要打類固醇針。後來機緣巧合下遇到一名中醫,調理了三年終於根治了這個毛病。
失去了健康的那幾年,真的是做什麼事情都沒法提得起勁,每天行屍走肉,返工放工。到了三十歲,總算醫好了。開始注重運動,跑步、騎單車。後來技術及體能進一步改善,更參加了台灣鐵馬家庭,去了環台騎車,在這個活動幸運的遇上另一半。
從三十多歲到四十歲這十年,一直都是操車、行山、跑馬拉松、游水,不斷增強體能。但是其中也遇上一個很大的挫折,就是2017年6月操車的時候摔斷了右手手腕。本來這個傷害還好,不應該是什麼大事,只是因為當時自己判斷失誤,以為是扭傷,照X- 光後去看跌打,結果延遲治療,過了一個月發現不妥的時候,已經變成『奇難雜症』。當時找骨科醫生,沒有人夠膽開刀,幸好後來經過 referal , 找到一位亞洲權威的教授願意馬上開刀處理。後續還做了幾次手術。發生了這件事情,讓我體會到買意外保險的重要性,幸好一畢業出來工作時就買齊了保險。一次意外得到的賠償額已經遠遠超過以往交了十多年的保費。
遇上意外其實我非常自責,結果跌入了情緒旋渦沒法走出來。最初發現不妥的時候,去看醫生時以為是抑鬱症,持續吃藥治療。過了一年以為好了,而且事業上也找到新路向,以為一切已經過去。
平靜的日子過了差不多兩年,我的情緒又開始出現問題,這次再去找醫生診斷,才知道當初患上的原來是比抑鬱症複雜的躁鬱症。
躁鬱症的成因很可能是和遺傳有關,又可能是生活上發生了一些事情而誘發的。社會上大概100人就有3.4個人有躁鬱症。躁鬱症在躁期的時候會很興奮樂觀,目空一切,不停自說自話,腦子轉得很快卻難以集中精神、過度投資等等。 到了鬱期的時候就會和抑鬱症有相同的症狀: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悲觀、經常無端落淚等等。
醫生說躁鬱症很多時是物理上的問題,腦部缺乏某種物質,所以只要吃藥把物質補充回來,就能解決。 經過了一輪的治療,醫生不停調教藥物的分量,結果取得一個平衡,現在情緒的波動又能夠控制在一個平穩的範圍中。
人到中年,覺得還是心身靈健康要緊,計掂條數,急流勇退。現在輕鬆地做著兼職的工作,享受半退休的狀態,學習慢活人生路。
退休需要幾多錢這個題目都幾多人討論,但是因為每個人生活要求和品質不一樣,所以如果要量化,也是因人而異。
有一種計算方法是這樣的,用資產產出一定的回報,然後用這筆回報來支付年開支。 舉個例子:每個月開支HKD3萬,年開支 HKD36萬,假設找到一個4%淨回報的投資項目(總回報7% - 通脹3%),那麼需要累積的資金就是 HKD900萬 (HKD36萬/4%)。只要資產達到HKD900萬,理論上就可以財務自由,退休了。
另外一種計算方法是這樣的,用年開支 X 30年,用作估算退休後大概需要的金額。這仲方法比較直觀,概念是把錢『慢慢搣』,沒有計算把資金再投資賺錢及通脹,但容易理解。 用剛剛的例子,年開支HKD36萬X30年,需要累積的資金就是 HKD 1,080萬。
但是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是一種估算方式,提供一個參考指標,讓我們計掂條數,然後向著目標進發。
參考:https://tool-retirement.ifec.org.hk/tc/main/main.jsp
後來這些人都少了寫blog, 除了一位很好的朋友之外,其他人都成了我生命中的過客。 我自己也有點懶得再寫,某天想起很久沒有更新 blog 文的時候,再打開舊 blog 就已經沒法再更新。
然後我從新再開一個 blog,但是熱情一直減退,所以整個 2021年都沒有寫過任何東西。
最近看了一些財經博客的文章,才發現原來別人都寫了十多年,而且持續不間斷的寫,面對惡意的攻擊也沒有停止,很是堅持,這又再一次激發我寫 blog 的熱情,希望這次能夠持續得久一點吧!
上網、看書周圍聽下、看下別人怎樣做資產配置,偶然還問問專家意見。
曾經聽過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的資產配置是現金5%、債券10%、黃金20%、股票40%、地產25%。施老闆的資產配置自然好,每一個資產項目都兼顧到,不過對一般人如我,投資一間收租的樓已經佔總投資額6-7成,剩下能夠配置的資產實在不多。然而我會否因為這收租樓升值或者跌價而沽呢?又不會,因為樓宇投資在我眼中是不動產,所以不能 靈活地做 re-balancing。 施老闆這個資產配置只是讓我知道富豪是怎樣做的,一般人卻是模仿不了。
後來聽了著名財經書作者止凡的節目,裡面他訪問了他的朋友匯君,談到資產配置這個問題。匯君說考慮資產配置其實因人而異,需要考慮一下幾點:
1. 年齡:理論上年紀越大,能夠承擔的風險越少
2. 工作:是否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及收入?
3. 性格:是偏好冒險還是趨避風險?
4. 目標:理財或者做資產配置都需要有個目標,究竟搵幾多錢先夠?
5. 物業:每個人都有住屋需呀,要看看買樓或者租樓好,65歲退休後是否能夠解決住屋需要,家中是否有物業留給自己等。
6. 負擔:家庭環境如何?有多少人需要養?
聽了匯君的說法,我就有少少了解今時今日我走到這步,不求發達,只求安穩,主要是性格問題。之前看過另外一位投資專家的建議,他建議我把兩層樓加按,套現買債,可以有8%-10%回報,我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我本身在投資路上就不是喜歡冒風險的人,寧願守在自己舒適的4%-5%回報就夠。
在家攬著老公看這套劇。觀看的原因是因為迪麗熱巴是主角,合我們眼緣。
本來都挺有耐心地追看著,看到4/5,差不多完的時候,卻突然失去了耐性,覺得男女主在折騰的沒完沒了,究竟何時能完呢?
這就是追愛情劇的問題,先是互相誤會、然後墮入愛河、再然後各種衝突吵架,都是這些梗,感覺有些千遍一律。
老公倒是比我愛看愛情劇,可能他人比較浪漫,仍然在努力地追看,而我已經逃跑了。
個人保險分許多種,有意外、危疾、人壽等等。。。我想談的是人壽。
大學畢業時候抽到居屋,而當時父親退休、母親一向是家庭主婦,所以一畢業就開始要供樓。當時我買人壽保險,為的是 touch wood 死亡,人壽保險的金額可以贖回層樓的按揭,無論如何,父母可以有樓住,有瓦遮頭。
然後買第二層樓收租,因為按揭大了,我加大人壽保險的保額,同樣邏輯,有事發生的時候,銀行 call loan,人壽保險的金額可以贖回層樓。
現在隨著時間過去,樓亦供到差不多,而四大長老又只剩下母親一人,我們沒有子女要養,就開始部署 cut back 人壽保險。
所以買保險其實很講個人需要,買的額度亦會隨人生階段不同而改變。
租樓好定系買樓好是一個經常拿出來討論的話題。試試用 Excel 表計算一下:
以下有兩個情景:情景1,比較買HKD 8百萬的樓或者月租HKD2萬的情況,發現25年後,租金供款比買樓供款多出HKD361萬。
情景2,比較買HKD5千萬的樓或者月租HKD6.5萬的情況,發現25年後,買樓供款卻比租金供款多出HKD1284萬.
再拉長些時間來看,要到第42年,租樓的總額才等於 HKD 3276萬,差不多等於供樓的款項。
所以對於細價樓、上車盤、租金回報率比較高的那些樓宇,買來自住是比較合算;但是如果是貴價樓,租金回報率低的樓宇,就似乎租樓比較合算了。
今年三月突然心血來潮,想試試構建一個穩陣收息的股票倉,所以研究一下畢業20年來都沒有理會過的股票市場運作是怎樣的。
買了煤氣,高價買入然後低價沽出,交了少少學費,才發現自己錯誤理解了紅股這回事。公司派發紅股是不會影響公司的價值。而公司派發現金股息亦要視乎公司是處於什麼階段。如果公司是在成長階段,股東回報率(RoE) 高,公司把資金留在公司裡面再投資的話,可能比派息更能有效運用資金。
相反,如果公司沒有什麼新投資項目,不派股息反而會拉低整個股東回報率(RoE),這情況下,就可以把多餘資金派出來給股東們分享公司成果。派息這回事情其實本身是零和遊戲,看公司的價值主要是要看將來的盈利能力和變現能力。然而,一間公司是否長期穩定派現金股息,某程度上又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變現能力。
參考:
買領展的時候也是沒有考慮太多(買入價:HKD 64.45, P/B 0.85,股息率4.5%) ,純粹因為名氣大、穩陣,派息穩定增長,所以決定買來長線持有。
2. 領展旗下的物業組合租用率都有九成以上,以2021年中期業績計,香港續租租金調整增長 3.4%,大陸物業租金增長 12.1%。 因為2022年年頭香港受第5波疫情影響,而飲食業佔租金收益3成,所以這方面應該有所影響。 不過隨著疫情緩和,以及香港最終沒有封城,再加上消費劵的刺激,2022年第二季應該會回复正常。
4. 在2021年九月領展用 HKD64.35-HKD67.35 回購基金1,264,000基金單位,佔0.06%總發行基金單位。
5. 網上找到歷史上領展P/B的走勢圖及同業比較:
6. 我正在想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網購會越來越普遍,那麼零售商舖出租方面會否受到影響?再者,現在流行 work from home, 寫字樓的需求減少,雖然現在寫字樓出租是 100%,但將來會否改變呢?
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9LUCdaBlU